本帖最后由 宇宙小仙女 于 2022-7-14 11:20 编辑
从前,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对用过的农药瓶的处理往往是随手丢弃,农药包装中残留农药遇到雨水冲刷,或经暴晒后,渗透到土壤中、沟渠里,存在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
为此,我县不仅推广“经销商回收—专业机构集中处置”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模式,还于7月7日,在县政路88号八楼会议室,举办了全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推进会。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习 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推动我县化肥农药减量工作落到实处,推进我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市植保站专家牛小慧、县农业农村委副主任王志清、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大队大队长何华、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邓龙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县植物病虫害防治监测中心主任田君主持,参会的有农药包装废弃物处置机构重庆鸿开运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我县160余家农药经销商代表。(会议现场)
会上,王志清对市植保站专家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对各经销商自试点项目开展两年以来付出的努力表示高度肯定,并提出该项目在我县全面铺开需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认识问题,二是机制问题,三是服务问题。牛小慧、何华、邓龙辉分别就科学安全使用农药技术、农药经营环节现场执法检查要点以及化肥推介作了详细的讲解。
“三个问题”
1.认识问题:一是提高认识的高度,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是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保障;二是扩大认识的宽度,回收工作虽简单,但涉及面广,农废遍地,不仅不利于打造品牌效应,还造成农药残留、白色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严重问题;三是提升认识是深度,国务院出台了《农药管理条例》,我们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必须采购合法、销售合规。
2. 机制问题:一是建网点,170多家回收网点在醒目位置悬挂回收标志牌,宣传回收政策,建立农药销售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明细台账;二是录平台,经销门店有可追溯电子信息码扫描识别设备并将记载农药购进、储存、销售等电子台账录入重庆市农药监管平台;三是要培训,不仅要搞好农药使用指导培训,还要抓牢执法监督法律培训。
3. 服务问题:一是当好“医生”,不仅要懂农药,还要学习病虫害防治知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久久为功;二是尽好本分,要避免乱开药,更要学习医生的品质,依具体情况,开“处方药”;三是达到农业、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使农业产业兴旺、企业做大做强。
(市植保站专家牛小慧,讲解科学安全使用农药技术) (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大队大队长何华,就农药经营环节现场执法检查要点进行讲解) (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邓龙辉,进行化肥科学推介) (重庆鸿开运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代表徐景芹,现场发放宣传资料)
建立“立体”回收处置网络
为进一步拓宽全民参与回收渠道,推动农药包装废弃物应收尽收,我县根据‘谁经营谁回收、谁使用谁交回’的原则,制定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项目实施方案》,将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回收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自2020年,我县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试点项目以来,共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近50吨,净化了土壤环境,保护了土地资源,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
(我县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设置情况)
为落实“农药使用者、农药经营者”二级回收体系,今年,项目以农药经营门店为主设立约173个回收点,每个回收点统一购置用于存放不同规格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特大塑料袋。由重庆鸿开运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定期到各回收点进行收集、转运并进行专业化后续处理。
构建“经销商回收—集中转运—无害化处理”的农药包装废弃物“立体”回收处置网络,可减少因贮存和多次装卸造成环境二次污染的风险,确保我县农药包装废弃物实现规范化回收、无害化处理,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使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最美底色。(图文:赵海源)
来源:夔州三农
|